有时,举手发言回答`问题、或者在集体前来讲个故事什么的似乎成了几个能力强的幼儿的专利。但我总是创设一切机会给予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半年前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小事……
那次“开火车”朗诵诗歌,轮到孙佳怡时,孩子们都打叫着:“老师,她大概不会说的,因为她说不清出话的……”虽然我也知道这孩子因是早产的缘故身体不够好,在能力各方面是较欠缺,轮到她说不准要等待好长时间呢,但又一想,不行,我常常教育孩子们要友好地平等待人,今天如果就这样跳开孙佳怡,等于在孩子们面前做了一个反面的榜样;我决不能这样做。于是,我鼓足耐心地对他说:“你试试吧,不会也没关系”。意想不到的是,她站起来也一字不漏地朗诵了整首诗歌,尽管口齿不够清楚,但她脸上的表情却是那么认真和执着。令我震惊,也令我反思!反省一下自己平时基本没给过她独立讲述、朗诵的机会,在我带这个班一个多月后,才发现这孩子并不是象孩子们所说得那样傻,因为孙佳怡尽管平时不善言辞,但她也是个有上进性的好女孩;她也渴望自己也能在集体前有独立展示的机会。
此后,我常在带班时,注意某些活动环节给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像在集体前独立讲故事等内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记录好每天发言孩子的名单,还没讲过的孩子我会鼓励他第二或者第三天也要勇敢地在集体前一试身手。渐渐地孙佳怡上课举手的次数多了,在集体前讲故事也开始会注意表情生动了。是呵,“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这个口号我们平时一直挂在嘴上,但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惟有用心去放在每个孩子身上才能真正达到这一境界。
“你试试吧”!愿这句口头禅常挂在我嘴边,因为这会给更多的孩子们带来机会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