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围绕着主题背景的区域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交流,自己也在班级进行了尝试。上学期带大班时,尝试过开展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学期自己是带小班了,而且是小班的第一学期,所以,如何在小班开展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从哪几方面展开,心中没有数。通过教研活动和观摩了大班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展示后,自己又对小班的主题活动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和教学活动的要求,在班级中开设了一些区域活动,结果小朋友喜欢,效果也不错。 一、尝试 当进入“可爱的动物”的主题以后,为了丰富主题,有更多的活动形式,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班内开设了听听讲讲、思维角、美工角、拼图角等一系列区域活动。 小班的幼儿喜欢重复听讲一个故事、反复表演学过的儿歌,我们尝试结合这一特点设计了“听听讲讲”的表演区域,并把幼儿听过的故事和学过的儿歌,一段一段录在磁带中,在活动中进行播放,再提供一些相应的手上小道具,让幼儿在听讲录音的同时,还能进行简单的表演。小朋友非常喜欢在这里玩,喜欢看图书的小朋友,在认真的看图书,有些小朋友听到录音机里在放儿歌,就跟着一起又念又表演,当小朋友听到自己喜欢的《小兔乖乖》的故事时,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把小道具套在手上,跟着一起讲故事,还会简单的模仿故事里的角色,在这里满足了幼儿听故事的愿望,也培养了幼儿语言能力。 孩子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些孩子一次的学习过程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这样我们尝试结合学习活动的要求设计了“思维角”,把认识图形和颜色结合进去,通过给小动物送图形,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别和分辩各种图形和颜色,通过反复的摆弄这些图形,加强了幼儿对图形、颜色的认识。 “美工角”的设计,我们考虑以丰富主题内容、给幼儿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和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手的小肌肉动作出发,在这一区域中,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穿”上漂亮的衣服,还可以把这些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墙面上天天欣赏。开始,幼儿撕纸粘贴时,纸块撕的比较大,粘贴的也很稀疏,逐渐幼儿的手指灵活了、有力了,撕的纸块变小了,粘贴的也紧密了,作品也亮丽了。 小班的幼儿喜欢摆弄玩具,我们想拼图这一游戏非常适合他们,我们设计了一些小动物的拼图,在拼图角进行尝试,结果,小朋友非常喜欢,幼儿通过拼拼玩玩,还知道了更多水果的名称。 二、调整 在“可爱的动物”主题以后,进入了“秋天来了”和“冬天来了”的主题活动,由于内容的不同,教学要求也不同了,必须对以前的区域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符合新主题的需要。另外,通过前一主题区域活动的实践,发现了一些问题必须进行修正,这样才能保证区域活动的质量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如拼图角的拼图,我们开始设计的是六块,但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很难拼成功,这样会影响幼儿参与的兴趣,我们在后面的主题中,就改成四块的拼图,这样一改,加大了幼儿拼图的成功率,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我们不但用方形来设计拼图,还尝试用三角形来设计拼图,给幼儿又带来了新鲜的感觉,幼儿也可以对不同形状的图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又如“思维角”的活动,随着学习要求的变化,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我们把排序活动设计到“思维角”中,把学习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把学习活动中的难点部分与“思维角”的活动相结合,让幼儿有更多学习和练习的机会。 《逻辑狗》教学中的有好多内容是多方位的思维训练,对幼儿思维训练非常有利,在课堂上,孩子只有一次的操作练习的机会,我就把这些内容引用到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更多的活动机会,通过在区域活动,孩子思维得到了训练。 三、收获 在整个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收获着,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也满足了幼儿的表现、表演的兴趣和欲望,他们更喜欢听讲故事,幼儿语言能力、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因为有了区域活动,这一学期的主题活动内容更丰满了,幼儿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得到更多的知识信息和能力培养,我感到区域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主题活动。 区域活动的整个过程,对老师也是一个挑战,区域活动的设计也挑战着老师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尝试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方法,打破了学科界线,通过这学期的研究和尝试,自己对围绕主题活动开展区域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相信,以后的区域活动的开展会有不断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