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枫林幼儿园组织“上海野生动物园”亲子游活动
枫林幼儿园开展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无缝对接,快乐入学:枫林幼儿园举行幼小衔接家长会
爱耳护耳,从小做起:枫林幼儿园开展3月3日爱耳日主题活动
枫林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保障顺利开学
立足社区、服务群众:枫林幼儿园参加枫林街道基础教育咨询会
枫林幼儿园启动青年教师互助组
枫林幼儿园:加强学校网页维护 展现校园优质形象
学习传统,弘扬传统:枫林幼儿园教师学习上海剪纸艺术
枫林幼儿开开心心来运动,健健康康共成长
枫林幼儿园大班幼儿走出小教室来到消防站
枫林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枫林幼儿园教师参加徐汇区“中华诵”2012经典诵读大赛
展成果,促进步:枫林幼儿园开展新教师转正教学展示
枫林幼儿园欢庆“六一”儿童节
做交通志愿者,做文明上海人:记枫林幼儿园教师参与交通文明志愿者活动
枫林幼儿园组织大班孩子参观日晖新村小学
枫林幼儿园组织幼儿参观野生动物园
枫林幼儿园开展小青蛙故事预选赛
枫林幼儿园庆“三八”活动中感恩

 

 
 
 
 

主题教育探索有感
2006-11-16  作者(来源):枫林幼儿园 许有磊

    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祖国五十七周年的华诞,举国上下,一片喜庆,幼儿和老师也被这节日的气氛所感染。在国庆长假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幼儿们都跟随亲人踏名山、访古迹,饱览祖国的秀美山河,了解各地的特产宝藏,亲临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回园之后,师生之间、幼儿之间、家长之间都互相感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同欣赏各地的游览照片,一同品尝着各地的特产,期间幼儿们的发现越来越多;惊奇越来越多;感受也越来越多……
    就这样,以“中国风”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在我们枫林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中兴起了,在共同的教育探索中,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围墙”消失了,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互助与欣赏增多了,家长与家长之间也不再分你班和我班,彼此交融,更多的创造与赞赏汇集成以“中国风”为主线的“学习共同体”。经过一番初步尝试,小有收获,感受颇多,执笔写下,希望能与各位同仁们分享我们成功的快乐。
主题名称:中国风
主题说明: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远是龙的传人”,“长江、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着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故宫、长城”中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火箭卫星“神六”的升空,“我们是了不起的中国人”“我们是有志气的中国娃”……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孩子们成长的岁月中或多或少地留下些痕迹。
    当中华健儿奋勇拼搏,勇夺金牌,领奖台上,一次次奏响国歌,升起国旗之时,我们的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用那稚嫩的童声一同歌唱,中国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传统节庆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和和美美地围坐在一起,包粽子、吃饺子;在中秋月圆之时,家人团聚,品月饼、赏圆月……小小的心灵在一次次节日的欢聚中,亲身感悟着华夏的传统与文化。
因此,我们大班组全体教师在课前,仔细地分析了该主题的教育内涵,发现该主题,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以“中国风”为大主题的,每个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小主题。

主题脉络:

  
主题建构:
    (一) 师生共创环境:
    场景类:少数民族村、京剧大舞台、京剧墙、茶餐厅、超市货架、有火箭的星空、中国扇、江南伞、中国山水画。
    图片类:中国戏曲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上海高楼、上海绿化、上海道路、中国四大发明、奥运金牌等
    (二) 主题性游戏:
    表演类:民族歌舞、京剧表演、茶艺表演、中国功夫
    美工类:中国地图拼版、多彩的粽子、神州六号、民族服装、做月饼
    建筑类:搭“长城”、建“东方明珠”、“上海地铁站”
    自主类:“红茶坊”茶餐厅、“月饼、茶叶、茶饮料”专柜
    (三) 主题性课程:
    中国功夫、有趣的汉字、京剧脸谱、聪明的中国人、我是中国娃、娃娃到北京、踩高跷、月亮船、大中国、娃娃游中国、领奖台上、国宝熊猫、民族服装真漂亮、北京的金山上
   
家园共育
    1、 有意识地通过看电视、网络等形式,让孩子欣赏、了解祖国各民族的服饰、习俗、文化节庆。
    2、 带孩子共同制作或品尝1——2种不同民族的小吃。如:羊肉串、馄饨、饺子、粽子、牛奶、奶茶、新疆馕饼等等。
    3、 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祖国自然风光的图片或书籍、首都天安门的照片或录像,并回答孩子的提问。
    4、 利用书报、网络、参观展览和博物馆等方式,扩展孩子对中国过去和现在的了解,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5、 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中国风”联艺活动。
   
教育资源共享

    在上述主题教育的实施中,无论是环境的创设,还是教学用具选用,直至最后的教学心得,我们全体大班组教师和幼儿都本着“互相协作、互相学习”的理念,这一理念也感染了全园的教师,于是,我们大班组师生敞开教室,向全园的教师予以展示,还把演示文稿作为教育案例进行剖析和点评,一起营造了一个“共同探索、共同发展”的教育氛围。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