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游戏对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同伴交往,语言能力、社会性发展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本学期我们游戏中心教研组的教师们着手尝试和探索如何在自主性游戏中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让幼儿在多样化的探索,多途径的表现过程中进行发现、想象和创造。幼儿的认知范围是比较宽泛的,我们可以把自主性的游戏环境假设成一个社会性的学习情景,借助游戏情节,使一些枯燥的认知内容巧妙的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感到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主题,结合季节特征,幼儿的兴趣点等,在幼儿的游戏进展中适当融入一些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情节,并与游戏环境形成有效互动。同时在观察中寻找适时的介入机会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认知经验。接着我就先以我们中班 “阳光花圃”游戏为案例作简单的介绍。 在找春天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一些春天的花,并对这些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和孩子共同收集了一些花卉的图片,我把这些图片进行了梳理(有的是孩子认识的,有的是我准备给孩子认识的)并将这些图片与相应的文字介绍一一对应进行展示,不久孩子就有了要开花圃的愿望,可见环境的创设蕴涵着一种教育的潜能。 游戏中我发现幼儿能够去选择材料根据图片的特征尝试制作各种花,随着自制花品种不断丰富,孩子们逐渐学会把花进行分类摆放,并且对应着图片上的序号自己书写了数字粘贴在花瓶上以便顾客购买。在花的买卖交往中,“一元一支”的价格是孩子们约定俗成的,他们常常会对收银员说:“我要买3支康乃馨”等,为了提升幼儿在游戏中认知水平,一次,我以顾客的身份介入了花圃的游戏,我对收银说:“我要买1支粉红色的月季花和4支红色的康乃馨。”这个问题一下难住了收银员,可没过多久收银员还是对应着找到了我要的花,通过数数得出应收我5元钱。我的介入充分开启了幼儿的思维,以后他们也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去购买花,在这一过程中,颜色的搭配、数字的对应、简单的数运算等多种认知技能自然而然的渗透在了游戏中,随着游戏情节的不断丰富,孩子们又会逐步产生了新的情节,比如制作广告牌“买5支送一只花瓶”等,幼儿的游戏水平也随之提高。 当然除了“阳光花圃”的游戏主题以外,在其他游戏中我也很注重融入认知的内容,比如“芽芽秀”的游戏,这是幼儿充分的表达表现展示自己的一个小舞台,游戏初期孩子们很满足于一种随意的装扮,渐渐的随着孩子游戏经验的积累,他们尝试起了有主题的装扮演出。还会给每一台演出取上一个好听的名字,例如在春天的主题背景下孩子们自制了柳树帽、桃花带等道具,并把演出定名为“春天秀”(这就是春天秀的演出照片,大家也看到了除了这组照片以外,还有面具秀、民族秀等一系列的演出照)。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我觉得教师及时捕捉他们演出的亮点,进行这样的展示也是对幼儿在游戏中认知经验的一种提升,启发他们能够表演出更有创意的节目。(今天我们的孩子已经投入到六一秀的演出中了),不仅如此,我们的孩子还还萌发了自己动手画节目单的想法,(这就是我们孩子画的节目单:夏天秀、今天的六一秀等)。在购买票子的过程中结合数序、数数的练习,孩子们通过买票寻找相对应的座位,(比如1排3座),能力强的孩子也可以说出自己想要的座位号,再请售票员去取。在这样一个游戏当中其实很随机的渗透了许多认知的元素如服饰的组合搭配,幼儿的动手创作能力,随音乐节奏大胆的表达表现,数数,对应等。 因此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还是能够通过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适时的介入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由于这个专题我们还刚开始研究,因此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的挖掘探索。
|